第十八章 一对“魔女”(1 / 3)

加入书签

坐在课室里,李善达将侧脑室穿刺的适应症、注意事项、技术要点、难点等一一说了一遍。然后问:“记住了吗?”

“记住了。哎,达哥,什么时候有空呀,我们到你家去,你教我们茶道,这是你在海州的时候答应的哦。”小凤笑眯眯地说。

李善达双眼向上一翻,说:“你们刚才究竟有没有听我说话啊?!”

“听了,我们听得可认真了。”小凤美目含笑。

“那好,马上考考你们。每个人一张纸,将刚才我说的默写一遍,不能看书,不能互相交流。”李善达说完,到办公室拿来两张A4纸分别给小凤和小倩,并坐在一旁看着。

走出ICU,徐刚对小凤和小倩说:“你们俩好好跟着李医生学习学习,月底你们参加答辩,下个月初离校,留给你们在临床学习的时间不多了。更何况,据我所知,省内能做这样手术的神经内科不多,今天遇上了,好好学。”

“好的,老师,学生明白。”小凤和小倩乖巧地回答道。

“刚才院办通知我到医院参加一个院领导组织的会议,你带他们做吧,顺便将关键的技术要点讲解给他们听,最好做完后再出来慢慢讲。”这句话,将徐刚的细心和对下属的关心保护体现无遗。

李善达将手术所需要的物品放在治疗车上,戴好口罩,也叮嘱小凤和小倩戴好。李善达推着治疗车,三个人走进了ICU。护士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李善达在病人的前额发际后方定好穿刺的位置并标记好,然后消毒、戴手套、铺巾、取出穿刺针、引流管、局麻……一系列动作流畅自然。

李善达拿起电钻,对准标记好的点,按照标准的穿刺方向,扣动扳机,一阵沉闷的声音响起,大约1.5厘米厚的颅骨被钻穿,接着又是一系列流畅熟练的动作:穿破硬脑膜、在导诊的引导下将引流管放置到侧脑室前角、缓慢拔出金属导针。只见淡红色的脑脊液随着拔出的导针向外汹涌而出,李善达左手轻巧地夹住引流管,将导针全部拔出,接上小凤递过来的引流袋并将引流袋与引流管对接好,才松开夹住的引流管。刹那间,很多红色的脑脊液涌进了引流袋内。李善达固定好穿刺点,再将引流管固定在离穿刺点20厘米的高度上。20厘米的高度意味着脑室内保持着200毫米水柱的压力,这是防止因为压力降低太快导致再出血所采取的常规措施。

小凤和小倩看着李善达,诡异一笑,拿起笔写了起来。李善达正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徐刚走了进来,看此情形,笑着问道:“怎么?考试啊?”

手术非常顺利,一直站在旁边的病人的儿子对正在收拾手术工具的李善达连声说着感谢。李善达则吩咐他注意观察,特别注意保护好引流管,不要被慢慢醒过来的病人因为躁动而拔掉引流管。

李善达推着治疗车来到污物室,将手术器械逐一清洗干净。边清洗边对一直跟在身后的小凤和小倩说:“手术后要第一时间将器械清洗,否则,残留的血液很快凝固,导致器械污染和破坏。清洗完后,该放回浸泡的放回浸泡,该送去消毒的交给护士送去消毒。”

“嗯,知道了。达哥真是厉害,看达哥做手术是一种享受,就像看达哥泡茶一样。对了,达哥什么时候教我们泡茶,我知道达哥搬出去独立住了,这样教我们泡茶就方便多了。”小倩在一旁一口气说了一通。

“别打岔,你们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呢。再说了,你们难道不想学脑室穿刺技术?”李善达及时刹住了小倩奔逸的思维。

“走吧,我们到课室,我将脑室引流的技术细节和需要注意的重点告诉你们。”说罢,李善达向课室走去,小凤和小倩亦步亦趋地跟在李善达的后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